(资料图)
我们在陶伯的诊所中最先看到的东西是厚厚的棉布手套和吊腕带:一走进室内,就看到成人在他们好的手上戴着厚重的棉布手套,在他们好的手臂上吊着吊腕带,他们清醒时90%的时间都要这样戴。
这家诊所里有许多小房间及一个大房间,大房间是做陶伯运动训练的地方。陶伯跟物理治疗师克拉格(Jean Crago)一起发展出这种运动。有些像比较强烈的每日复健运动,一般复健中心也在用,只是这里的更进阶。在这里,他们用“塑造”的行为主义训练方式,一点一点地引诱病人朝目标走去。大人在玩小孩子的游戏:有人把木棍插进有很多洞的板子中;有人在抛接大球;有人把桌上一大堆铜板捡起来,放进碗中。这些游戏都不是随便叫他们玩的,他们在重新学习如何走路,像婴儿最初学走路时那样,一小步一小步地练习,他们要把大脑中的运动程序重新唤醒。
一般的复健疗程通常一次只做一个小时,一周3天。这里的复健是一天6个小时,10~15天中间不休息。病人都累极了,有时必须睡午觉,病人一天做10~12种作业,每一种作业要重复10次,他们的进步会很快,作业的难度也逐渐提高。陶伯原始的研究发现只要还有一点动手指头能力的病人几乎都可以恢复,也就是说,一半的中风病人都可以从这个疗程中受益。陶伯诊所后来发展出的训练可以让完全瘫痪的手再动起来。他们一开始只治疗中度中风的病人,但是现在,用控制组来对照,显示80%已经失去手臂功能的人有显著的进步。许多严重中风患者有显著的进步。甚至有中风4年以上的患者,在接受这种限制-诱导疗法后,也有显著的进步。
安德鲁(化名)就是这种病人,他是一名53岁的律师,在中风超过45年后才去找陶伯。他没有想到在几乎半世纪的中风后,限制-诱导治疗法居然仍然对他有效。在7岁念1年级时他中风了,那时他在玩棒球。“我站在边线上,”他告诉我,“突然之间,我倒在地上,说:"我的手不见了,我的脚不见了。’我爸把我背回家。”他失去右边身体的感觉,不能抬起右脚或用右手,后来发展出颤动现象。他只好用左手来写字,因为右手非常虚弱而且使不上力。他接受了一般性的复健,但是情况并没有改善,虽然他用拐杖走路,但他还是常常摔跤。到他40岁时,一年大约要摔跤150次,跌断过手、脚,49岁时,他的骨盆也跌伤了。在这之后,复健科医生帮助他将跌倒减到一年36次。后来他听说了陶伯的诊所,接受了两周右手的训练,然后是三周右脚的训练,他的平衡改善了很多。他的右手在短短的两周内进步了许多。“他们给我铅笔叫我用右手写我的名字,我真是惊讶极了。”他继续做练习,情况一直有改善,在离开诊所的3年里,他只跌了7次跤。“3年后,我继续有进步,”他说,“因为这些练习,我比离开陶伯诊所时进步很多,非常多。”(诺曼·道伊奇)
标签: